原標題:搜索引擎正在部落化
不知你是否有種感覺,不知不覺間,你的搜索習慣已發生改變,而且你已經習慣了這種改變。
譬如前段時間,我媽跟我說,相比于百度,抖音才是她最好的搜索引擎,是她日常生活的“萬能小幫手”:同一道菜的幾種炒法,同一款茶的幾種調法,圍巾的幾種系法,褲腿的幾種改法,收納的幾種疊法,搜啥有啥。
而且用視頻的學習方式“很傻瓜”,比圖文輕松,易懂,且專業許多,即使有疑問,看看下面的網友評論,也能獲得不同的辯論。按她的意思,簡直能夠歸為八字口訣:“遇事不決,抖音來學”。
我媽說,她周圍的朋友,很多人都酷愛用抖音搜索,她們也樂于互相分享“優質答案”。
抖音的搜索框,對我暫時沒有多大吸引力,但它再次佐證:各大互聯網平臺與搜索引擎的脫鉤,正在愈演愈烈。
很多年前,有業內人士直言,未來真正“完美”的搜索引擎應該是某種“大一統”形態,能夠檢索到的內容無遠弗屆。十幾年前,時任谷歌CEO的埃里克·施密特曾被人問到:你眼中的WEB3.0是什么樣?施密特的回答是:APPlications that are pieced together,將碎片化的應用集中在一起。
但十幾年后,現實卻與此相反,如果你對信息檢索這件事懷揣敬意,應該不會否認,今天的搜索引擎的確無遠弗屆,但“最佳”的內容,往往并不在傳統的搜索框里。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搜索引擎用戶總數持續上升,但使用率降至81.3%,連續兩年呈下滑趨勢。
對此業內普遍解釋為:搜索引擎使用率下降,并不意味著搜索行為減少,它們分散在各個場景的頭部應用里。
這并不難理解,至少在理論上,搜索引擎的底層根基建立在互聯網的開放性上(可參見25年前搜索引擎的誕生背景)。但時至今日,數據已被比作黃金,在全球各地,曾被許諾互聯互通的互聯網,正恢復成一個個相互割裂的的信息孤島。
其中,有的島大,有的島小,有些島屬于同一主權的“群島”。
曾幾何時,這些被不同頭部應用割裂的“島嶼化世界”令人不適,但值得玩味的是,在今天,或許是慣性使然,或許是路徑依賴,許多人似乎已慢慢習慣了這些信息孤島,也慢慢適應了每天“跨島”,似乎覺得這樣沒什么不好。
甚至或許未來某天,人們不再將“搜索引擎”掛在嘴邊,因為它已內嵌在許多應用中。
在中國,拋去微信和支付寶兩個超級APP里日漸繁茂的搜索框不談,隨便舉幾個例子。
譬如除了抖音,同樣被不少人當“搜索引擎”用的還有微博。
許多年前,曾有社會學者寫道:“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和定制模式與‘信息繭房’生成內在嵌合。”但許多年后,至少在其中一種使用場景里,如今微博的廣場效應很大程度上走在信息繭房的反面——在已習慣分眾傳播的互聯網環境,資源似乎在向熱門新聞和話題傾斜的微博,更像是在打破每個人的信息繭房,比如作為諸多社會熱門新聞的發源地,微博的熱搜榜提供了每個人圈層之外了解新鮮資訊的最佳入口,很多時候,它甚至以主動搜索的形式完成。
再比如我非常喜歡的“得到”,它就是一個很棒的知識搜索引擎:除了“得到錦囊”這種實用工具,“得到”上有著更多電子書與課程,在這個時間成本越來越高的時代,對于大多數“非知識分子式用戶”,用“得到”搜索任何領域的知識都基本夠了。
聲明:本頁內容由好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網絡收集編輯所得,所有資料僅供用戶參考;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您認為本網頁中有涉嫌抄寫的內容,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全國7x24小時客服熱線
50倍賠付終端服務時間
部分產品可享受15天無理由退款
全國30家分公司便捷服務
持續陪伴企業成長,共創,共贏
幫助企業建設全網營銷生態鏈
讓企業與用戶快速連接一切
為企業與用戶搭建共享開發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