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微軟CEO史蒂芬·鮑爾默訪華。巧合的是,同時傳來的,還有微軟市值15年來首次被IBM超過的消息。去年微軟被蘋果超過,今年被IBM追上,在科技企業圈內,微軟的地位似乎有點懸。
在新建的4億美元的北京辦公樓向員工發表演講,鮑爾默稱,中國每售出一臺個人電腦,微軟從中實現的收入僅為在印度的六分之一左右。微軟在有13億人口的中國,實現的營收還不如人口僅有1700萬的荷蘭。微軟在中國的營收是在美國的5%左右,接近20億美元。
微軟:中國潛力VS盜版糾結
在微軟陷入全球增長疲軟期后,中國潛力再次被微軟拿來當擋箭牌。
互聯網戰略乏力,平板電腦和手機落后于蘋果和谷歌,靠創新來追趕對手一次次被無情的現實撕碎。事實證明,這個靠Windows上位的大佬不可能自斷財路,完全放棄過去來削足適履適應互聯網。何況Windows和Office這兩大盈利利器并非雞肋,去年給微軟帶來600多億美元的銷售額。
開源既然做不到,那就只有節流了。微軟把目光投向了Windows操作系統尚有開發潛力的中國。微軟的算盤打得很精妙,據IDC預測,明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個人電腦市場。預計在今年,中國的個人電腦出貨量可能會增加12%,達到7100萬臺,略低于美國的7500萬臺。如果每臺電腦都裝有微軟的操作系統,那么何愁未來沒有幾百億美元的收入,有這個現成的收入擺在這里,微軟為什么還要苦哈哈地跟一幫毛頭小子在搜索和互聯網上爭風吃醋?
不過,問題是,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已經有太多的IT大佬折戟沉沙。微軟雖然沒有在中國大賺特賺,但其境遇還是不錯的——相對于差不多已掃地出門的谷歌,還有至今沒摸著門道的臉譜(Facebook)和推特。
與上世紀90年代的盜版環境相比,這些年來,中國政府在打擊盜版、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卓有成效,成立了以國務院領導為首的高規格的領導小組推進正版化,政府機關所有的采購正版化。在政府的強有力措施下,盜版減少,正版軟件率提升。作為軟件業的龍頭老大,微軟受益最大,在中國的收入逐年攀升。
蓋茨和鮑爾默每次訪華,呼吁政府打擊盜版都是一項必然的使命。為了打擊盜版,微軟不惜動用非常手段。2008年下半年,微軟突然宣布,將對使用盜版Windows的中國用戶采取“黑屏”措施。
微軟“黑屏”引起軒然大波。律師質疑微軟侵犯用戶隱私,大眾憤怒微軟手段野蠻粗暴,連政府都覺得微軟手段過于激進,在質疑聲中,微軟“黑屏”方案不了了之。但微軟強硬對待Windows盜版的態度再一次昭示,Windows操作系統是微軟帝國大廈的基石,它緊緊看護,隨時準備撲上去把動搖基石的對手撕得粉碎。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的不遺余力,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因為微軟互聯網戰略的毫無起色,比如在搜索領域,某前微軟高管稱,“微軟必應(Bing)每1美元的營收,都需要預先投資3美元。算下來,微軟每年需要投入55億美元,才能換得必應30億美元的營收。”從生意的角度看,微軟干的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但從大趨勢上看,Windows操作系統的收入接近飽和,保有賠錢的互聯網板塊,是微軟這艘大船艱難轉向之際,先預備投下的救生艇。
雖然微軟在中國并沒有像在全球其他地方一樣所向披靡,但也算小有斬獲:進入中國較早,經營多年,并且積累了良好的政府關系和口碑,能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中關村(000931)核心地帶拿到地蓋上樓便是明證。
聲明:本頁內容由好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網絡收集編輯所得,所有資料僅供用戶參考;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您認為本網頁中有涉嫌抄寫的內容,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全國7x24小時客服熱線
50倍賠付終端服務時間
部分產品可享受15天無理由退款
全國30家分公司便捷服務
持續陪伴企業成長,共創,共贏
幫助企業建設全網營銷生態鏈
讓企業與用戶快速連接一切
為企業與用戶搭建共享開發平臺